芝加哥藝術(shù)學院問答系列之學習日常篇
為了幫助我們AIP的同學們更好地了解SAIC,本次我們采訪了兩位在SAIC就讀的AIP畢業(yè)生,來分享他們在國外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SAIC的日子--學習日常篇
Q:平時課業(yè)壓力大嗎?GPA容易拿嗎?
B:壓力大。藝術(shù)你和別人比不了,只能和自己較勁,有時候會鉆牛角尖。我們學校沒有GPA。
A:可以混過去, 但是想認真做作品會比較辛苦,睡覺時間會被壓榨。不太清楚其他學校的情況,但他們的專業(yè)課應該不會有我們學校的時間長。衡量成績方面, 主要是看作業(yè)完成之后同學和老師的點評,以及出勤率。一學期三次缺勤就會沒有學分。
Q:請推薦喜歡的 / 有意思的課吧!
B:廢棄實踐(Abandoned Practice)是行為藝術(shù)專業(yè)的一節(jié)課,以被人類放棄的行為為靈感去創(chuàng)作行為藝術(shù)作品,很有意思。它只在夏天開課,有三個老師,分別是Lin,Mark和Mathew。
A:藝術(shù)管理的課還蠻有意思的,講一些比較實際的東西的同時也在評論藝術(shù)。還有一些除了大學以外不太會有機會上的課,比如鑄銅和吹玻璃。還有一門是和威斯康星的一個學校Ox Bow合作,大家一起住在那里,一起做東西,有點像夏令營。一般選一門專業(yè)課,時長3周或6周,主要是夏季和冬季,因為夏季天氣好所以大家基本都去夏季的。課程有吹玻璃(Glass Blowing)、雕塑(Sculpture)、攝影(Photography)等等。
藝術(shù)和技術(shù)(Art and Technology)和聲媒藝術(shù)(Sound)部門看起來比較技術(shù)宅,但其實也很有意思,有編程(Coding)、VR、電音(Digital Sound)之類的。
Q:學校提供哪些學習上的資源?比如上課用到的材料學校會提供嗎?
A:上課用到的材料取決于老師,但是大部分都是不提供的,需要學生自己去買,不可以報銷?;旧洗蟛糠掷蠋煻紩M量找便宜的,但是也有些課會要花很多錢,比如有一節(jié)研究課(Research)是關(guān)于研究不同材料的,那門課要花錢買很多不同的材料。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省錢小技巧(Trick),比如時尚部門知道布料奧特萊斯在哪,電影部門的知道哪里借器材最便宜之類的。學校里有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Laser Cut)、木工坊(Woodshop)和各種工具,媒體中心(Media Center)里有各種相機錄音錄像的電子器材。這些經(jīng)過授權(quán)后就可以使用。
Q:校內(nèi)的學生作品展覽會是怎樣的?只有畢業(yè)季才有還是每次項目結(jié)束都會有?
A:學校學生的畢業(yè)作品展有三個不同的。本科生(BFA)作品展在4月,研究生(MFA)作品展在5月,都是在畫廊里展出。同時還有個放映展(Screening),為期一周,都是動畫或短片作品。
有些教授會把這門課的結(jié)課作品變成一個展覽,學生展出自己做的這門課的結(jié)課作品。學校還會根據(jù)一些不定期展覽的需要,以發(fā)郵件或貼海報的方式征集作品(Open Call),大家可以交作品放進展覽里。
Q:學校里有哪些你特別欣賞的業(yè)界大牛在教課或者做講座之類的?
A:學校里還是有厲害的老師的。電影部門有個教授叫Bruce Jenkins,挺厲害的,他的課找來的客座講師(Guest)也很厲害,不過他主要是教研究生。時尚(Fashion)部門有個老師叫Nick Cave,也是我們學校的畢業(yè)生。我看過他的展,很不錯,但是沒上過他的課。Steven Miller,教時尚插畫(Fashion Illustration)的,出過好幾本書。
Q:海外學習的情況如何?
B:出國留學(Study Abroad)我沒有參與過。不過我們和很多學校都有合作,報名也很方便,需要準備作品集(Portfolio)。
注:根據(jù)官網(wǎng)介紹,學校提供短期(Short-term)和一學期(Semester-long)的交換項目。學生可以在老師的陪同下去到許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比如紐約、倫敦、巴黎、柏林、愛爾蘭等等。學校不提供當?shù)氐淖∷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