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三和專修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陜西三和專修學院創(chuàng)建于1993年,是一所由陜西省教育廳批準,寶雞市教育局主管的高等職業(yè)教育機構。2010年經陜西省教育廳批準設立鄭州大學現代遠程教育陜西三和學習中心,2015年1月,設立國家開放大學汽車學院陜西三和分院。辦學24年來,學院堅持“依法辦學、誠信辦學、特色辦學、質量立校”的理念,立足寶雞、面向西部,為西北地區(qū)乃至全國培養(yǎng)了五萬余名德才兼?zhèn)涞募寄苄腿瞬拧?/p>
師資力量
學院占地412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總值2374.7萬元,現有教室135間,其中多媒體教室58間,計算機房5個,圖書館1個,學生公寓樓9棟,學生餐廳3個(回民餐廳1個),校醫(yī)室、健身房、洗浴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學院教職工隊伍穩(wěn)定,教學和管理規(guī)范,得到了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認可。學院先后榮獲“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陜西省明星學校”、“陜西省民辦職業(yè)教育示范學校”、“市級文明校園”等稱號。
辦學特色
1、從嚴教育
中國自古就有“嚴是愛、松是害”之說,更有嚴師出高徒的真理。因此陜西三和專修學院嚴格要求學生,每天早操、晨讀、三餐、正課、課外活動、晚自習、熄燈都有時間規(guī)定要求,既保證了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又讓學生養(yǎng)成了就業(yè)后按時上下班、遵守時間的好習慣。學生違反了校紀校規(guī),輕則寫檢討,重則課余時間義務勞動。在三和學生不能留怪發(fā)、男生不能留長發(fā),不能講方言,不能邊走邊吃、不能談戀愛、每天要穿統(tǒng)一校服等。學院所做的一切都在為學生走向社會上班工作做準備……
2、賞識教育
作為選擇職業(yè)教育的學生大多數在初中、高中階段文化基礎課學習困難,部分家長指責學生,孩子也自暴自棄。來到三和,我們首先讓學生重新樹立信心,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學院通過專業(yè)技能比賽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每個同學都增強自信心,讓每個學生發(fā)現自己的閃光點,由此激發(fā)無窮無盡的熱情和動力,有了動力,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就不可估量……
3、挫折教育
在中國,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大多都被父母包辦了,初中、高中畢業(yè)生,話不會說,事不會做,如今的孩子吃不了苦,自私享樂已成了通病,根本體會不到什么是挫折,如何面對挫折。來三和首先是吃苦訓練,從打掃宿舍、教室公共場所到全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從每個班輪流幫灶到社會實踐,從崗哨值崗到勤工儉學,使大部分學生從理想的王國回到社會現實,為畢業(yè)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4、技能教育
從學生踏入三和校門的第一天起,學院就給學生反復教育:來三和不是上小學和中學,從這里畢業(yè)就要直接步入社會上崗工作;來三和就是學技能、學動手能力,什么事知道了還不行,要的是會干,還要干好、干成。“有技能走遍天下,無技能寸步難行”,“進校如進廠,上課如上崗”這樣的理念已深入三和學生的心中。技能教育既是就業(yè)教育,又是現實教育,讓學生早早明白來三和不是當研究生,而是做一名高技能的勞動者。
幫職教生謀生存:來三和進行職業(yè)技術培訓的學生分兩類,一是家里經濟情況不好,二是在社會打了幾年工,發(fā)現沒有一技之長不行,但年齡大了。三和給他們進行訂單式培訓,哪個單位需要什么人,什么工種,干什么活,就在學校里教怎么干,一到單位就可以上崗、領工資,經過幾年的磨練,同樣可以很出色。
為中專生找出路:凡是本科、大專生看不上的,下崗職工、農民工不經過培訓又干不了的各項職業(yè),恰是中專生的出路。
給本科生、大專生謀發(fā)展:三和本科生、大專生除了和公辦院校一樣上理論課,更注重實踐動手能力,一到工作崗位,就能勝任工作,也可以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
5、素質教育
三和要求每個學生做到“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講、走出去能干”,這就是素質教育的真實寫照。
心理準備:教育學生人生之路是很艱辛的,特別是30歲以前更艱難。小樹是一年一年長大的,日子是一天一天過紅火的,不要有仇富情緒,更不要有社會不公的心態(tài)。要的是去勇敢的面對現實,好好學習、努力工作、才會幸福生活。
廣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每個人生活和生存的必然要求,是事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條件,要學會融入社會、聚合人氣、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今天快速發(fā)展的新形勢。
適者生存:教育學生走向社會既要遵紀守法、講求公德,又要學會挑戰(zhàn)、學會競爭、改變自我、適應環(huán)境,力爭在所學專業(yè)里求生存、謀發(fā)展,干出一番事業(yè)。
多元培訓:在三和除按教育部規(guī)定的教學大綱上課外,學院還增加法律常識、人際關系、心理學、書法、演講口才等十二大技能課,以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
練功活動:學院創(chuàng)造性開展“全員練功活動”,全院師生員工均按職業(yè)要求學習、工作、發(fā)展,大練實用基本功和專業(yè)基本功,有效地促進了職業(yè)素質強化訓練活動的落實
6、感恩教育
在三和感恩教育就是知足教育。古人云“知足者常樂”,一是感恩父母,讓學生明白,沒有父母就沒有自己的存在,父母含辛茹苦養(yǎng)育孩子近二十年,為你做飯洗衣,供你念書上學無怨無悔,普天下最無私的愛來自父母,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全部,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一切;二是感恩社會,沒有祖國改革開放,就沒有民辦院校。過去考不上高中、大學只有待業(yè)。全球爆發(fā)金融危機,國家各行業(yè)資金緊張,但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民族的希望,國家仍實行資助政策,符合條件的中職學生,兩年期間國家資助4000元。學會感恩、學會知足,學生思想變了,心態(tài)隨之也好了,同學們之間的友情加深了,團結了,更懂得回報父母、回報社會、感恩一切,在感恩中發(fā)奮學習、在感恩中追求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