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就讀是一種什么體驗?

   我的名字是——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 可以簡稱成職院 但不要叫我高職院! 那都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   所以每每遇到不知來自何方的人士劈頭蓋臉就是”你好請問高職院xxxxx“的時候總有強迫癥想糾正一下然而想想還是算了反正等這幫家伙只剩一抔黃土的時候也早該正名

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

那么,正片開始 先來一張?;真?zhèn)樓   成職院嘛,分東西北三個大學校區(qū),還有一個華僑城是五專因為沒去過就不提了   三校區(qū)地理位置簡單,連起來就是個三角形,然而東北二區(qū)可遙遙守望,西區(qū)只能獨影闌珊坐落于大山背后 原圖隨便花了幾筆改動<( ̄ˇ ̄)/,應該不至于侵刪   在成職院就讀,剛入學的你可能會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從你的師兄師姐那兒了解到這么幾個名詞 東區(qū)工(diao)業(yè)(si)園、西區(qū)步行街、北區(qū)停尸房 毋庸置疑,呆了半年以上的人對上述名詞必定了然于心 要怪,就只能怪類似于汽車、計算機、建環(huán)、機電這樣的專業(yè)全扎根在東區(qū) 至于什么人文、藝設、外語通通在西區(qū)了 而北區(qū)一枝獨秀——醫(yī)護專業(yè)   這種分布,導致了另一個不可避免的重大事實 西區(qū)——女女女女女男女女女女女男女女女女女男女女女女女女女 東區(qū)——男男男男男女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女男男男男男男男男 北區(qū)——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男女女女女女女女   鑒于只有不漂亮的女生,沒有不愛漂亮的女生 在西區(qū)你仍可看到許多不同風格的女生,一言以蔽之,靚麗 鑒于是個男生 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條件下,在東區(qū)大概隨便套件衣服就出門了吧,加之工業(yè)實訓服的統(tǒng)一著裝,真的太“平凡”了 你問我北區(qū)? 自己看專業(yè)腦補吧   所以西區(qū)為什么是步行街你只要想想逛街的大多數(shù)是怎樣的人群就明白了 所以東區(qū)為什么......恩你懂得 所以要是有人約你去北區(qū)看尸體請不要驚慌,那只不過是地域特色而已,而已 所以答主活在西區(qū)真是燕燕鶯鶯,不可自拔 注:停尸房其實只是有許多骨頭和器官標本而已,并無尸體,如有機會去參觀者記得一定要打開擺放地面的白色大桶,否則錯過乃人生一大憾事-_,-   報到時間每年大概都在9.9 第一次的班級相聚,會有一個叫做助輔(助理輔導員)的師兄(姐)帶著你們整個班玩“破冰之旅”的游戲   幾個小時被助輔玩壞之后,本是生疏的我們已然可以勾肩搭背地回宿舍繼續(xù)相談甚歡了   再然后,就是被大多數(shù)童鞋視為洪水猛獸的軍訓了   西區(qū)和北區(qū)是第一批去的,東區(qū)第二批是國慶后出發(fā) 人太多擠不下才分兩批_(:зゝ∠)_   第一批大概是9.16去,國慶前回來,而正式開課則是在國慶后,所以這滿滿的福利可謂羨煞東區(qū)娃了。(我猜有很多人并沒意識到?)   我們的軍訓過半之后會有一頓晚飯的大餐,因為那天洪一哥要來鼓勵我們 怎么大呢? 平時飯菜是——菜菜菜菜菜肉肉肉菜菜菜菜菜 大餐飯菜是——菜菜菜肉肉肉肉肉肉肉肉肉肉 主角是比巴掌還大的雞腿(要知道平時桌上有雞翅尖炒青菜而當你吃完站起身往教官桌上一看,剩下那兩部分原來在他們桌上?_ ?) 因為臨近中秋,還有月餅發(fā),然而那時候,收到的,是這個 我們的表情大概從這樣變成這樣

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

————————————開學的分割線————————————   其實從軍訓回來之后,真正的校園生活才開始 校區(qū)有三個,我們作為人口大國,咱學校也很好的秉承了這個傳統(tǒng)   人多到什么情況呢,食堂專門開辟了一個窗口,上書教職工優(yōu)先,無奈何老師們擠不過我們浩浩蕩蕩的小暴民們,只得如此行事   大一剛來就體會隊伍排到出口的艱辛著實不易,不過下半年好景就來了,大三狗通通外出實習,少了一整個年級的人會很明顯感覺到一種舒暢。而當升入大二,你又能再次深刻體會以前學過的成語——人山人海   飯?zhí)玫娘埐缓贸?,似乎是大多?shù)同學的感受,但其實偶爾換個窗口,換一層樓或者換個校區(qū)也不至于難以下咽 當然西區(qū)的“雞扒”真的難吃,難吃,難吃   有其他選擇你們肯定不會吃它 但是比起其他所有的菜 它肉多,所以... 味道不能說無法入口,但那個軟趴趴濕噠噠的口感真是可以刷新所有人的“扒界觀” 重點推薦   縱觀全局,若問哪些比較值得一提,按我吃了三年的感覺就是 北區(qū)的扒好吃,各樣菜式都比較精致 西區(qū)的粉面種類繁雜,燒鴨便宜(7¥) 東區(qū)我吃的不夠多不好說 據(jù)推薦教工的鐵板和學生二樓 其實南門的雞腿扒新鮮的時候口感很好呢(我吃過酸的)   既然說到吃,那絕對要提“旺棠一條街” 之前說了人多,但是人多到三個校內(nèi)宿舍住不下我們的學校也不知還有幾個,于是有了校外宿舍——旺棠學生公寓 旺棠是個工業(yè)區(qū),宿舍樓大概是個四棟樓圍成正方形,14層,當年西區(qū)的男生全部塞在這里。 緊挨著的,就是那條街   依稀記得我入校那年斜對面的那一片仍有大三即將畢業(yè)的師姐時而隱隱約約,只可惜自從那些隱隱約約讓旺棠大多數(shù)男生蠢蠢欲動的師姐走了之后,旺棠就不住女生了。   但是,但是,我們畢業(yè)那年西區(qū)開始住男生了 咳咳言歸正傳   旺棠一條街其實不止一條街,近末端處有一條支路垂直貫穿,俯瞰的話大概像寶劍形   整條街百分之九十全是餐飲店,于是乎那些厭惡了食堂的小哥小姐們將這里作為了第二食堂,而雖然雜食的我們,卻也很喜歡偶爾出來開開葷打打牙祭,畢竟比起食堂十塊以內(nèi)能吃撐的標準來說,旺棠隨便十幾二十從價格上就完虐了所有校區(qū)   最熱門的餐,當屬樓下的隆江豬腳飯飯店,10元一飯盒的肉是所有在宿舍沒課逃課的男生的最愛,可肥可瘦,還送湯 其次是后來居上的張飛烤肉,同樣10元標準,滿滿一盒飯的肉,還可自選若干配菜,豆腐海帶絲青瓜酸豆角等等,不過不送湯,送清涼茶系列飲料   再有宵夜百家爭鳴,點心腸粉麻辣燙,老板來個蛋炒飯,即使晚歸時間后宿舍大門緊閉,卻也抵擋不住擁擠在前門后門大喊著老板來一份車仔面加一份燒麥的熱情   值得一提的還有西門對面那家韓式紫菜包飯,是所有加班加點、不想去飯?zhí)?、路過忍不住、“誒你剛好在車站啊那幫我?guī)б粋€”的人,都嘗過的   飲品,當糖水之無愧,每到晚上七點后,小小的糖水店永遠是人滿為患,搶到位置的老板則扔個餐牌和菜單給你自己更生 正所謂一人無事打包拿走,二人世界濃情蜜語,三人好友吹牛扯淡,一群人拼桌真是吵死了 當年兩家熱門糖水店走了一家不二碗,現(xiàn)在只剩那家愛喝喝不喝滾的老板娘了 為什么旺棠久吃不厭 那是因為店面更新的速度比蘋果更新還要快 我所知有一家店面一學期換一次,至少   校外除了旺棠附近,也就沒有什么地方可以賣賣吃的了 但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只需一輛三輪車,載著爐子之類的用具就可以走街串巷的大廚 漸漸地在西區(qū)側門發(fā)展了起來 從韓國壽司,到臺灣熱壽司,再到韓國紫菜包飯,繼而臺灣手卷 國境線在此刻顯得無比渺小   ————————沒什么意義的分割線————————   以上,吃喝講了 那么來個住的 總的來說,成職院的宿舍情況比起其他大學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 只是內(nèi)部比較參差罷了   北區(qū)宿舍實在不了解,只是以訛傳訛地聽過晚上鬧鬼,唉,鬼都不信 據(jù)說環(huán)境可比西區(qū) 來個北區(qū)的同學幫我補充一下?   東區(qū)應該是最慘的了,14年之前(沒記錯吧),是沒有空調的,夏天只有小風扇呼呼呼,帶電腦的同學應該能體會到散熱就跟暖爐一樣 正所謂民間出高人,為了避暑,動一下腦子實在是太簡單的事情了 這張就是當年東區(qū)學子的手工品 這大概只是最初級的避暑方法了,至于其他的,實在無緣相見   因為沒有空調,潮濕天氣住一樓,窗外是草坪綠化帶的就痛苦了,潮濕不說,還能養(yǎng)蚊子 晚上不洗幾次澡就等著第二天起來洗衣服   熱水供應是限時的,只有晚上有,白天想洗,那得不怕冷水 床是鐵架上下鋪,宿舍小,不過苦中作樂是宿舍規(guī)格可以自己隨意更改 我一東區(qū)同學宿舍為了玩游戲不被打擾在門栓上拉一根網(wǎng)線到桌旁以便有人敲門的時候只需要伸手一拉網(wǎng)線即可開門   西區(qū)環(huán)境好,在樓宇風格上就偏西方,第一次見到就是公主城堡的趕腳 地板鋪磚,有空調,小陽臺,高處風景好,上床下桌,自帶電熱水器,宿舍分四人間六人間,不過六人間比較擠,四人間最舒服,美中不足的是,廁所在室內(nèi) 然而好景不長,13年還是14年,熱水系統(tǒng)改造,拆了熱水器,換成統(tǒng)一供水,跟東區(qū)一樣了不過習慣了之后也就習慣了   旺棠宿舍,在不考慮地處東區(qū)而上課西區(qū)的情況下,當之無愧的NO.1 在西區(qū)的基礎上,六人間,但是很寬敞,長方形結構左右各三張床中間還能有近兩米的過道,大陽臺(三個人洗漱),廁所在陽臺,高層嘛,有電梯,環(huán)顧四周大概沒有幾個比我們高的樓層了 比起西區(qū)七八層樓的女生每天都要鍛煉一次身體真是可惜啊   幸運的是因為旺棠屬于校外建筑,不能改成統(tǒng)一供應熱水,逃過一劫 當然其實最重要的一點 想吃,就吃   雖然旺棠離西區(qū)稍遠,但每天六點半開始都有不間斷校巴免費接送 公交公司還專門設立了三校區(qū)環(huán)校巴士,只要一塊錢哦~ ——————————就是分割線而已——————————— 其實剛進入校園最直觀的印象,還是建筑和環(huán)境這些     (多圖預警)   滿眼的綠色,偌大的人工湖,成災的錦鯉,以及湖邊每晚竊竊私語的小情侶們 但是為什么東區(qū)的叫東湖   西區(qū)的叫溪湖   很破壞意境啊 環(huán)境上也就是各有千秋,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很舒適的環(huán)境,花草樹木蛇蟲鳥獸樣樣齊全 話說溪湖經(jīng)常能見到一直白色的大鳥(我真不認識,鷺、鷗?哪位認識的童鞋來科普下)時而盤旋時而棲息于樹梢,很讓人喜歡   至于建筑 我大概只能說東區(qū)比較樸實現(xiàn)代化   而西區(qū)比較有藝術氣息了吧   北區(qū)給我最大的印象,除了一房間的殘肢斷骸之外 就是晚上從東區(qū)操場望過去那宿舍樓頂晃眼的八個字了 像素分辨率?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 答主沒單反好么,只是順手拍的,反正傻子才不知道那幾個什么字 說的就是你   談起建筑,大概11年12年入學的同學肯定忘不了曾經(jīng)西區(qū)的顏色 以前西區(qū)的主色調可不是現(xiàn)在看上去的xx棕 而是非常讓我們喜歡的 羞澀粉 然而照片看起來太老舊,比實地差多了 有愿意提供好看的聯(lián)系我啦~(≧▽≦)/~ 但是找到一張手繪,很漂亮 作者不詳   后來20周年校慶,整個學校上上下下都給涂了一遍,于是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但其實還是挺好看的,不是么 比起以前,大概就是夢幻和莊嚴的差別吧 雖然一開始大多覺得要瞎眼   看到圖書館,那真要提一提每個學校的鎮(zhèn)校之寶 咱們圖書館真的很多書啊,就算你找不到實體書,還有電子書可以查閱 有電腦有網(wǎng)絡,雖然曾經(jīng)有按時段收費,但已經(jīng)改為白天免費了   可惜 圖書館的網(wǎng)絡,經(jīng)常跟便秘似的,別說連外網(wǎng),就是內(nèi)網(wǎng)都遲鈍_(:зゝ∠)_ 但我可以告訴你們,西區(qū)圖書館三樓中部的室內(nèi)臺式機,是網(wǎng)線直連的哦,下載速度最低單位是以m來算的,雖然位置不多,但是知道的人少啊 東區(qū)肯定也有的,至于在哪那就得你們自己發(fā)掘了   進圖書館是要刷校園卡的,不過我們成職學子都知道,如果自己一人忘帶,只需要回答兩個小問題就能進了   順帶一提,學校購買了中國知網(wǎng)的會員,免費閱讀下載,對所有需要查閱專業(yè)資料文獻的同學絕對是一大福音   哦對了圖書館廁所還有提供紙巾的( *?ω?)?╰ひ╯   ————————再來一個分割線————————   西區(qū)的后山,已不知開發(fā)了多少個年頭 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大家正全神貫注,忽然一聲巨響,隨之整棟大樓跟果凍似的在那抖啊抖的 “臥槽怎么了”、“啊~~~~~~~”、“爆炸???”、“地震??!” 滿座皆驚,甚至有反應快的已經(jīng)站了起來 只有講臺上的老師笑吟吟地看著我們,隨后解釋一番   本來以為老師解釋的偶爾炸一次,就真的是偶爾炸一次 然而第二天 “轟” “啊~~~~~”、“臥槽又來”   第三天 “轟” “啊~~~”   第四天 “轟” “......”   一星期后 “轟” 小聲詢問:“喂,剛剛老師講的答案是什么,炸了一下沒聽清”   兩個月后 “轟” “哇好爽~”   偶爾我們這些老油條也會笑吟吟地欣賞著新生驚悚的表情以取樂   隨著時間的過去,炸的也越來越少了,但總會在我們即將忘卻的時候,忽然出來刷一下存在感   在成職上課還是很舒服的,除了部分投影比較久有色差或暗淡之外,感覺沒有什么缺點了 熱了有風扇哦 太熱可以開空調哦 吹得舒服就睡著了哦   話說教室的空調真是很兇殘的,每個教室兩臺大吊頂空調,大教室三臺,階梯教室無處不在 坐在空調正面的同學如果掌握不到遙控器,那就帶多兩件衣服吧 哪怕坐在別的地方,如果有人作死調了20以下,一節(jié)課全班都要冷死 我們試過冷到開門開窗散冷的,散冷??!     成職的老師也是蠻有料的,有曾經(jīng)當老總的,有學歷嚇人的,有等等等等,但其實這些對大多學校來說都差不多 對學生的態(tài)度也沒有新奇之處,嚴格和藹放養(yǎng)應有盡有 不過要是遇到口音比較特別的老師 那么一個學期內(nèi)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腦補能力和語音辨識能力提升若干階層 除非你不聽課咯   課罷,學霸混混圖書館,學渣回去開五黑 還有一部分,則是開始參與社團組織的活動了   成職院非常非常非常多社團,百團招新這四個字真不是假的 而且完全不止一百個 那年第一次拿到一份社團清單,密密麻麻羅列了幾頁,看編號都一百好幾十了   幾乎每天你都可以在校園各處看到社團活動的影子 每周三下午全校沒課,那真是集中綻放   除去社團,那就是校級組織了 校級組織涵蓋范圍涉及到了全校師生 反正只要有校級的活動,那就沒跑了 數(shù)量不多,也就七個 從各方面擔起了校內(nèi)校外的發(fā)展建設,承上啟下,所以責任其實還是挺大的   總之,參與活動,實屬大學生涯很重要的一部分   ————————活動的分割線————————   說到活動 我估計逼瘋大部分大一娃的就是那從頭到尾沒停過的各種之星了 先來個班級風采之星,學院內(nèi)比上一輪,完事后上榜的話恭喜你再來校內(nèi)一輪 這兩輪滾下來,大半個學期也差不多了 就是滾一輪,那也得集訓半兒個把月,至于兩輪的,努力,吧_(:зゝ∠)_ 要知道初賽半決賽總決賽等等,賽程是很久很久的   還有校園風采之星,亦或其他風采大賽 反正,從入學迎新晚會開始,到期末肯定不缺節(jié)目   以上,都只是少部分有興趣   而校運會,這個活動大概是最受歡迎(之一?)的了   入學沒多久就開始的校運會,大概十月中后的樣子 于是激情從這一刻開始飛揚(不用上課)   如果有空閑在運動會開始之前游蕩在東區(qū)操場 你會看到許多備戰(zhàn)參賽的選手 還能看到為籌備開幕式表演的演員 如果有眼尖的同學,是的,你沒認錯,我就是特地那幾天跑回去回顧了一下從前 順便偷幾張照片 反正這清晰度也沒能曝光誰的正臉   想起當年答主也是入場式的一員,然,那天清晨大雨滂沱,把我們灌得可以養(yǎng)魚   主要的體育場所,都在東區(qū)了 除去跑道,還有一整棟當年用來大運會比賽的場館 后面還有泳池   對了想去泳池艷遇的漢子們醒醒吧,這跟你們晚上在黑燈瞎火的跑道上隨手抓一個妹子就能看對眼的幾率差不多 因為泳池里面 都是你們這些漢子啊   ————————完結的分割線————————   該玩的玩了,該學的學了,要做的也做了 那么,是時候畢業(yè)了   每年畢業(yè)照都是在大三的上學期,十一二月的樣子,比起其他學校雖然時間早了,但我覺得很不錯 人齊,天氣又好 天時人和都占了,地利是本就存在的   如果說還有挑剔的 大概 就是匆匆那年了吧   望君   完。   ————————寫在最后的分割線————————   到這,自我感覺也差不多了,本來一開始是打算花上一兩個星期來慢慢回憶慢慢碼出來 想不到一發(fā)不可收拾連兩夜給寫完了 可能還有很多沒寫進來,不過既然你都想到了,那我也不比再多此一舉吧 (其實是我懶)   有心情再來修改修改吧   ——————flag的分割線——————   真是打自己臉,在跟人聊了下這個話題后第二天又急不可耐的跑上來更新了一部分 _(:зゝ∠)_     Lotso 喲喲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13人贊同了該回答 嗯哼~我是06年入學的,電信學院微電子技術專業(yè),說實話,那年高考沒考好,結果被這學校錄取了很不情愿。 在入學后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學校蠻不錯的,雖然是3年制大專,但是無論從校園環(huán)境或者學生素質等方面看絕對不會差于一些本科院校。 教學方面那是沒問題的,我們專業(yè)比較吃香,大二就簽訂了一種活動的工作合同,就是說畢業(yè)后你想去就去,不想去也不會強迫你該公司上班。 我那會上學的時候,學校有東西倆校區(qū),可能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了3,4個了吧,校園面積也是蠻大的,各種設施齊全,由于是新蓋的學校,所以設施都是蠻跟得上時代的,不會像一些年代久遠的學校那樣破破爛爛的。 學校宿舍蠻不錯的,我那會上學的時候還沒有裝空調,但是大家晚上坐在一起吹著風扇打wow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 學校食堂很贊,尤其是教工食堂的雙腿飯??! 教工食堂的雙腿飯??!教工食堂的雙腿飯?。≈匾氖虑檎f三遍?。∥矣浀檬?4元!那會吃一頓覺得好奢侈??!但是太tm好吃了?。。。。。?!真的是倆大大的燒鴨腿?。。。。?/span> 學校的社團活動炒雞豐富,我記得我大一大二是在學校新聞中心SIC當攝影,經(jīng)常拍攝各種學校的活動,升旗呀,演出呀什么的。 每年元旦都有晚會,我記得有一年還在廣場放煙花,好過癮喔~~ 如果覺得畢業(yè)后學歷低,可以專升本,家里條件好的可以在學校里面的國際教育中心來申請去國外專升本或者直接專升碩,這樣子也是很不錯的啦~ 現(xiàn)在想想已經(jīng)畢業(yè)了6年了,畢業(yè)后跑到英國去混了了個研究生文憑,現(xiàn)在在廈門工作。 話說我也會時不時的我還是會回到學校去懷念一下那會念書時候的感覺,也會跟那時候的舍友好基友見見面聊聊天,真是一段不錯的回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