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最危險的專業(yè)嗎 學心理學的壞處
心理學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等從事心理學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心理咨詢是高危行業(yè),這是真的。因為心理學所作的就是面對人的痛苦,委屈的傾訴的工作。那么這樣,如果有十個人告訴輔導者他自己的苦與痛,而這位輔導者本身沒有地方去傾訴,沒有地方去交托,這十個人的痛苦就會加在輔導者的心里,如果有百個人,就會有百個人的痛苦加在輔導者心里,終有一天,這個輔導者自己會承受不了。
心理咨詢需要的基礎就是對人有正確的認識,不然心理咨詢不過就只是騙術。但實際上,很少咨詢師自己對人有正確的認識。所以,自殺的心理咨詢者非常之多。學習心理學亦然。
另外,心理學本身就是行為學,不是神棍或半仙,很多人對心理學有錯誤的期盼,就是認為心理學能知道人此時此刻的想法,這是無知者的認識。心理學不過是對人群的一般性行為習慣作總結,歸納,然后對不正常行為進行歸納和研究,是什么導致這種不正常行為,從而用這種普遍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去推論不正常行為者的不正常行為原因。
但,在這些不正常行為背后,有很多原因是眾多的,是復雜的,涉及太多的東西,那不是心理學可以絕對把握的。包括心理學把所作的人群分類一樣,例如完美型,膽汁性等等,其實這是很片面的。因為一個人其實是心理學所提出的每一種特性都包含的有,只是在不同的對象和環(huán)境當中所表現的傾向不同,也就是偏重于某種情況。所以,心理學就把這種慣常行為習慣,歸納為這個人的特性而已。
古人有話說:兔子急了都要咬人。其實就是對心理學這種歸納法的諷刺。因為按照兔子的慣常習慣,是不咬人的,而心理學會將其歸納為某種特質,但實際,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的時候,兔子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很多東西其實是忽悠,猶如臺灣問題專家一樣,之所以火,能吃到伙食(有市場),那是因為在這些專家討論的年代,是看不到結果的,所以,怎么討論都可以,你不能說他不對。
2.心理學能讓人更了解自己。
像我學心理學之后,覺得自己能對生活有了更好的態(tài)度。
而心理學其實沒有那么玄乎,什么學了心理學能讓你一眼看穿別人的想法,那是在扯淡。
當然學了心理學之后確實能對別人的言行有更深的解讀,但這就相當于一個人活了40年,肯定比他在20歲時更成熟一樣。
況且,誰會沒事閑著在生活中還像戰(zhàn)斗一樣啊,學了心理學的人不過都是平凡人,大家過自己的日子而已。
如果你有心理學的朋友,那么珍惜他吧,因為和心理比你更成熟的人一起會使你進步。
3.心理咨詢工作,對咨詢的心理能力很是考驗,咨詢師長期接觸這些負面的東西,也是容易受到負性影響的,所以特別需要注意調節(jié)自己,很多咨詢師在工作的過程中,導致自身出現 問題了,甚至發(fā)生極端情況。
4.心理學者,最重要的是自己有健康的心理意識和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親和力。如果本身自己心理有問題解決不了,又怎樣幫助得了別人呢?一個瘋子去教育一個瘋子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女孩學心理學的弊端可能有些接觸臨床心理的人會感到害怕,因為大眾所知道的心理障礙的數量是很小的。知道的太多可能會感到恐懼。
有人說心理醫(yī)生是負面問題的垃圾場,很多的心理問題都被推到心理醫(yī)生那里,這話不無道理。但相信能真正體會到這句的含義的是從事系統(tǒng)階段性治療的真正的心理醫(yī)生,而不是一般的心理咨詢師。
什么樣的人適合學心理學要求必須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很好的應變能力,文憑也很關鍵。凡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有自學能力和學習條件者,特別是從事中小學及幼兒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社區(qū)服務、文化藝術、公安司法、體育運動等工作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學習。本科學員在辦理畢業(yè)證書時需交驗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畢業(yè)文憑。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fā)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y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