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市第一中學

貴州省凱里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41年,系貴州省最早確定的省級重點中學之一,也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所“一類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貴州省第三所“一類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學校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府凱里市文化北路30號。

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凱里一中已為全國高等院校輸送兩萬多名合格新生,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先后有陳曉英、楊建英、孫軍、譚磊、黃小倩、廖衍楊韜6名同學以優(yōu)異的成績榮獲全省高考狀元,有近三十人次高考成績進入貴州省前十名。

凱里一中是一校兩區(qū)(開懷新校區(qū)、洗馬河老校區(qū)),2011年9月,凱里市人民政府全額投資的新校區(qū)投入使用,新校區(qū)教育功能區(qū)域布局科學,分為辦公區(qū)、教學區(qū)、生活區(qū)、運動區(qū);有獨立區(qū)域的圖書館、藝術(shù)樓、科技樓、體育館等。

1941年創(chuàng)建學校,1941年初期始建于爐山鎮(zhèn)的“爐山國民學校師資培訓所”。1950年3月,鎮(zhèn)遠專署根據(jù)貴州省人民政府《關(guān)于整頓中等學校暫行辦法(草案)》訓令,將原省立爐山師范、爐山縣立初級中學、臺江縣立初級中學、雷山縣立初級中學四校合并,在現(xiàn)凱里老街萬壽宮建“貴州省立爐山初級中學”。1951年初在凱里城東馬鞍山下另建校舍,11月16日改校名為貴州省爐山民族中學。

1956年9月增設(shè)高中部。1957年改稱貴州省凱里民族中學。1959年隸屬州管,1961年更名為“凱里第一中學”。1963年8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9所重點學校之一,面向全州招生。1966—1969年先后改稱永紅中學,凱里新一中。

1970年復名凱里第一中學。1978年被省人民政府評為教育先進集體并再次明確凱里一中為首批省級重點中學。1984年劃歸凱里市領(lǐng)導,稱“凱里市第一中學”。1981至1984年,每年從麻江、丹寨、雷山、臺江、劍河、黎平、從江、榕江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縣招收一個民族高中班。1984年以后,每年仍從市屬農(nóng)村招收民族高中班。1987年停招初中班。1990年9月,初中全部畢業(yè),始為單一的高級中學。

1994年學校辦學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開始招兩個初中班和面向全州(天柱、黃平縣除外)招收100名高一學生,組建州民族班,取名為黔東南州民族高中,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屬凱里市管。2000年停招初中班。2000年開始停止使用黔東南州民族高中名稱。2006年—2008年開始招高中宏志班,一共三屆,生源主要來自黔東南、黔南、遵義和銅仁地區(qū);2009年起停招宏志班。

2009年凱里市投入近4億元全面啟動了占地320余畝的的凱里一中開懷新校區(qū)建設(shè),并于2011年9月投入使用。

學校擁有貴州省一流的室內(nèi)體育館、現(xiàn)代化的科技大樓和綜合教學大樓,每個教室都是集校園廣播、電視、電子監(jiān)控、多媒體教學為一體的多功能教室。圖書館藏書10多萬冊,學生期刊閱覽室擁有書刊報紙共160余種。擁有專用理化生實驗大樓、電腦教室、多媒體演播廳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shè)備,教學電腦200多臺,學校辦公和教學實行電腦網(wǎng)絡管理。校園擁有集學生公寓、食堂和超市為一體的“學生后勤服務中心”,400米跑道的標準田徑運動場已經(jīng)改造完成。凱里一中已成為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中教育的大型窗口學校。

一、品牌凱里一中

1.凱里一中系貴州省最早確定的省級重點中學,貴州省一類示范性高中。

2.凱里一中系貴州省名師名校長發(fā)展研究中心黔東南州分中心。

3.凱里一中系貴州省首批校本研修示范學校。

4.凱里一中系普通高中理工特色學校建設(shè)聯(lián)盟學校。

5.凱里一中系西部名校聯(lián)盟學校。

6.凱里一中系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黔東南州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二、實力凱里一中

1.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辦學條件優(yōu)越,實驗室、圖書館全面開放;能滿足學生優(yōu)質(zhì)發(fā)展的需求;

2.高水平的教師群體。凱里一中現(xiàn)有貴州省高中名校長工作室1個,貴州省高中名師工作室5個;有省管專家1人,州管專家2人,特級教師9人,省級骨干教師21人,州級骨干教師35人;正高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155人,中級教師113人,碩士研究生80人;

3.高考成績優(yōu)異。近三年高考有19名學生考入北大和清華,2020年,徐嘉誠同學以700分列貴州省理科實考總分第三名,全省高考總分前十名有2人 ,前100名12人,高考總分600分以上有194人,比2015年增加了90人;

4.2014、2015、2020年連續(xù)3年榮獲黔東南州普通高中教學質(zhì)量一等獎;

5.辦學特色突出,成績顯著。我校被評為“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黔東南州體育后備人才培訓基地”,體藝特長生多次代表市、州、省參加國家、省、州組織的高水平比賽,并且獲得優(yōu)異成績。

三、培養(yǎng)目標

#p#分頁標題#e#

隨著黔東南州教育局高中教育的戰(zhàn)略調(diào)整,學校正從普惠教育轉(zhuǎn)向精英教育,致力打造一流校園,一流師資,一流課程,一流管理,一流質(zhì)量,按照“民族先鋒,國家棟梁”的培養(yǎng)目標全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今后每年高考一本上線率在90%以上。

四、2020年招生計劃

合計

 

面向全州招生

 

凱里市配額生

 

特長生

 

1500

 

750(含民族高中班50人)

 

700

 

50

 

五、2020年中考招生的變化

1.根據(jù)黔東南州教育局《關(guān)于做好2020年全州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升學)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州教發(fā)[2018]2號)文件精神,凱里一中2020年面向全州招生750人(含民族高中班50人),實行全州16個縣市統(tǒng)一招生。

2.凱里市配額生,由凱里市教育與科技局根據(jù)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政策規(guī)定,將配額生指標分配到凱里市的各初中,凱里一中按第一志愿在統(tǒng)招分數(shù)線下80分以內(nèi)從高分到低分錄取;配額生只錄取應屆畢業(yè)生;

3.報考凱里一中民族高中班的考生,須在2020年5月20日前由學校將材料報送縣級扶貧部門審查是否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然后再送縣級民宗部門審查,5月25日前縣級民宗部門將材料州民宗委審核,5月31日前由州民宗委將材料送州教育局對照審核填報志愿。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①《2020年凱里一中民族高中班就讀申報表》(一式一份)(可到凱里一中校園網(wǎng)下載填寫);

②戶口簿復印件。

4.凱里一中特長生,只招收足球,籃球,田徑和民樂具體要求參見《凱里一中特長生招生方案》。

1963年貴州省重點中學;1978年貴州省先進教育集體;1997年黔東南州“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一等獎;1998年全國青少年活動先進集體;1999貴州省體育衛(wèi)生工作先進集體。

2000年黔東南“兩個文明建設(shè)”先進單位;凱里市委、市政府文明學校;2001年全國學校群眾體育先進集體;貴州省綠色學校、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實驗學校;2002年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省級示范性高中(二類);貴州省中小學校培訓學習調(diào)研基地;2003年貴州省“五·一”勞動先進集體;2004年貴州省校務公開先進集體;2006貴州省校園新歌演唱基地;2006年黔東南州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集體;2007年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2007年南京大學優(yōu)質(zhì)生源基地;

2008年北京交通大學生源基地;榮獲貴州省大、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中學生組團體總分第二名,黔東南州第九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高中生)團體總分第一名;

2013年省級示范性高中(一類);

北京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文藝匯演暨第八屆全國校園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凱里一中參賽的聲樂節(jié)目《蟬兒青蛙歌》獲銀獎。

高考成績

18人次獲全省單科第一名。在各類學科競賽中有七十多人次分獲全國一、二、三等獎,還有二百多人次分獲省一、二、三等獎。有多名同學保送進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

1998—2009年考入一流重點大學學生數(shù):北京大學15人,清華大學25人,復旦大學16人,浙江大學19人,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11人,南開大學13人,中國人民大學18人,上海交通大學11人,同濟大學32人,南京大學34人,華中科大48人,武漢大學46人,中山大學35人,總合計323人。

1982年省理科狀元:陳小英;1985年省文科狀元:楊建英;1987年省理科狀元:孫軍;1998年省理科狀元:譚磊;2001年省文科狀元:黃小倩;2002年省文科狀元:廖衍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