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發(fā)展終究靠實力 “精英”到哪都吃香

  近日內地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引起大家關注。劇中兩名主角安迪和曲筱綃雖然同是海歸,但實力卻相去甚遠。安迪畢業(yè)于世界頂尖名校,有著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并被重金邀請回國擔任企業(yè)高管。曲筱綃則是富二代出國“坑爹”的代表,不學無術,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吃喝玩樂上。其實,這種現象也存在于現實生活中。

 

  “坑爹”派還不少

 

  近年來,“混文憑”“坑爹”“鍍金”等熱詞興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為什么待業(yè)海歸人數不斷增加這一問題?!艾F在很多人出國留學,并不是為了掌握更多知識或是技術,而是為了一紙文憑,為日后回國求職尋找一塊敲門磚。”畢業(yè)于法國國立工藝學院管理專業(yè)的曉雪(化名)說。

 

  曉雪認為,出國留學無非是在另外一種環(huán)境下學習而已。出國留學的動機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否獲得真才實學才重要。

 

  有些海歸拿著家里的錢出去享受,雖然最終拿到了文憑,卻沒有獲得多少真才實學,社會實踐經驗更是匱乏?;貒?,他們往往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合適的工作,除了少數可以繼承家業(yè)的,相當一部分變成了“海待”。自身實力不夠,在競爭就業(yè)中自然處于劣勢。

 

  “精英”到哪都吃香

 

  “精英”海歸不僅有海外名校的文憑,還有豐富的海外名企的工作經驗,回國發(fā)展道路大多一帆風順。其中一部分甚至無需通過求職這一過程,就被國內企業(yè)重金聘用。

 

  掌握高新技術、擁有開闊思路與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還有語言優(yōu)勢以及對國內外文化的理解,這些都是“精英”海歸回國發(fā)展的敲門磚,足以讓他們脫穎而出,成為社會各界需要的頂尖人才。

 

  “中庸”處境尷尬

 

  “中庸”海歸可能留學的學校本一般,本身也并不優(yōu)秀。雖然按部就班完成了學業(yè),但他們沒什么值得拿出來的突出成績。目前,國內就業(yè)市場競爭激烈,這部分海歸的求職創(chuàng)業(yè)經歷自然充滿艱辛。

 

  “這部分人往往心氣很高,但是能力有限。海歸回國后應該盡快調整好心態(tài),從基層工作做起,腳踏實地,先積累工作經驗,將來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绷治醍厴I(yè)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談到這個問題,他有些感慨。

 

  據教育部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輸出留學生52.37萬人,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0.91萬人。

 

  一方面,留學人數不斷增加,海歸人才不再稀缺,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在錄用人才時更加理性,不再迷戀“海歸”標簽,而是更加看重應聘者的實力。

 

  在“海歸”這一光環(huán)漸漸不再“閃耀”的今天,海歸想在國內謀求成功發(fā)展,終究得靠實力證明。這樣才能逐步站穩(wěn)腳跟。

 

  很多海歸夢想著進入金融行業(yè),卻沒有過硬的資質;很多人期待進入財會領域,卻沒有相應的證書;很多人夢想著自己創(chuàng)業(yè),卻沒有必要的眼光和膽識。打鐵還需自身硬?;貒l(fā)展的海歸無論選擇就業(yè)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得靠自己積攢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