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期從哪些方面進行康復護理
持續(xù)腫脹是骨折后致殘的主要原因,早期康復治療重點是消除腫脹,控制疼痛。
⑴抬高肢體
肢體遠端必須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臟平面。
⑵主動運動
主動運動是消除水腫液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費最少的方法。
1)患側上肢未被固定關節(jié)的各個運動軸上的主動活動,必要時給予助力。每次10min左右,每天數次。注意逐漸增加活動強度,以免影響骨折端的穩(wěn)定。上肢應注意肩關節(jié)外展、外旋、手功能位。
2)當骨折復位基本穩(wěn)定,軟組織基本愈合時,進行固定部位肌肉有節(jié)奏的等長收縮練習,以預防廢用性肌萎縮,并使骨折端對合有利骨愈合。每次練習10min左右,每天數次。
3)關節(jié)內骨折應盡早開始功能鍛煉,這可促進關節(jié)軟骨面的修復塑形,也可減輕關節(jié)內粘連。一般在固定2~3周后,進行損傷關節(jié)主動運動或被動運動。
4)健肢和軀干應盡可能維持其正?;顒樱愿纳迫頎顩r,防止合并癥發(fā)生。
⑶物理療法
作用:減輕腫脹疼痛,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骨痂形成,減輕粘連、軟化瘢痕。
1)超短波
患部對置,骨折1周內無熱量,1周以后微熱量,每次10~15min??稍谑嗤膺M行,但有金屬內固定物時禁用。
2)紫外線:骨折局部,亞紅斑量或紅斑量,每天或隔天1次,3~5次為1療程。如局部石膏固定,可在健側相應部位照射。
3)磁療
選用脈沖電磁療法,患肢位于環(huán)狀磁極中,或采取患區(qū)對置法,每次20min,每天1次,20次為1療程。
4)超聲波
適用于骨折延緩愈合的患者。骨折局部接觸移動法,0.5~1.0W/㎝2,每次5~8min,每天1次。
5)石蠟療法
適用于骨折愈合后,盤蠟法,溫度42℃,每次30min,每天1~2次。繼蠟療后進行關節(jié)被動或主動運動,有利于肢體功能恢復。
6)水療
適用于骨折后期的功能鍛煉,可選用水中運動或漩渦浴等。
7)按摩
在骨折部位近心端,使用向心性手法進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