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
2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
不乏有學(xué)生,復(fù)習(xí)的時候很認真,做題的時候很蒙圈,最終考出來的成績很不理想,這是缺乏答題思路的表現(xiàn)。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2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2023年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技巧
這里的規(guī)律既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材料和規(guī)則,也包括言語運用的具體規(guī)律。文言詩文特殊的語法規(guī)范、修辭手法,遣詞用語、煉句煉意方面的獨特規(guī)律,都是我們理解文言作品的切實有效的工具,準確地認識和把握這些規(guī)律,從規(guī)律出發(fā)來解讀作品,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比如辭賦一類的作品,上下句多采用相似的語言結(jié)構(gòu),處在相對應(yīng)位置上的詞語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這一特點來推斷詞意,可以避免望文生義的錯誤。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有一個對句:“沙鷗翔集,錦鱗游泳?!睂Α坝斡尽倍郑滩臎]有注解,而譯文多是“游來游去”“穿來穿去”之類。其實這是不確切的。上句“翔集”既為兩個不同的動作,下句的“游泳”與之相對,也應(yīng)是兩個不同的動作。原來“游”和“泳”是有區(qū)別的,“泳”不是一般的游,而是指潛行水底。這樣,上句譯為“沙灘上的鷗鳥一會兒展翅飛翔,一會兒棲止聚集”;下句譯為“五色的魚兒一會兒浮上水面,一會兒潛入水底”,正好對應(yīng)。這不僅涉及到一個詞的理解,也涉及到是否真的領(lǐng)悟到作者所描繪的境界。
文言文行文簡潔,省略很多。從成分上說有省主語、省謂語、省定語、省賓語、省兼語、省介詞等;從省略方式上說有承前省和蒙后省。閱讀時要根據(jù)上下文弄清楚到底省略了什么。如1994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中有這樣一題,“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中的“貨”“市”詞意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都是“賣出”B、都是“買入”C、賣出、買入D、買入、賣出。
要答好此題,關(guān)鍵是弄清“輒貨市粟麥”是一個省略句,應(yīng)是“月俸得白米,輒貨(之)市粟麥”,這樣一來句子意思就清楚了,是賣出白米,買入粟麥,應(yīng)選C。
文言文中經(jīng)常使用通假字,如果對這一特點有所認識并形成閱讀意識,解讀時就會時時提醒自己,少犯錯誤。如《漢書李廣蘇建傳》中關(guān)于蘇武的一節(jié),其中有一句“單于招會武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苯滩陌选扒耙浴弊⒔鉃椤耙郧耙驗椤保g過來就成了“以前因為投降(匈奴)以及死亡,跟隨蘇武回到漢朝的共九人”,這在文理上根本不通,如果通假的意識強一點,判斷或查明“前”同“翦”,即“除去”的意思,那么譯文就是“除去投降(匈奴)以及死亡的,跟隨蘇武回到漢朝的共九人”,如此便可文通字順。
語文閱讀作答方法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
1、語言特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fēng)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語體特點:語體特點,就是抓住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個應(yīng)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常用句式:這個詞體現(xiàn)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
(1)比喻:把____比作____,形象生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論述了的____論點,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
(2)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3)引用: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時有力證明了____論點。
(4)引用名言:有力證明了____論點。
(5)反問:增強語氣,發(fā)人深思
(6)設(shè)問:啟發(fā)讀者思考,強調(diào)某種觀點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
(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jié)合(夾敘夾議);
(2)以……論證方法為主。
(3)針對生活中的進行分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等。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高考古文背誦積累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類之盛,__________,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3)山不厭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4)三歲為婦,____________。夙興夜寐,______________。(《詩經(jīng)·氓》)
(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6)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飲酒》)
(7)誨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論語·為政》)
(8)劍閣崢嶸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9)葉上初陽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彥《蘇幕遮》)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參考答案:
(1)渺滄海之一粟 羨長江之無窮
(2)仰觀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騁懷
(3)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4)靡室勞矣 靡有朝矣
(5)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6)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7)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8)一夫當(dāng)關(guān) 萬夫莫開
(9)水面清圓 一一風(fēng)荷舉
(10)別有幽愁暗恨生 以手撫膺坐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