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國立高等理工學院怎么樣

洛林國立高等理工學院教育質量一流,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高,而且其就業(yè)率也不錯。對于想要去法國留學的學生來說,該學校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一、學校聲譽

在師資方面,INPL擁有400名教師和430名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這意味著每10名學生就有一位 教師進行輔導和一名行政人員進行服務。不僅如此,教授們對自己的每一名學生都很熟悉,即使在課后,學生們也能隨時獲得指導。在教學方法上,INPL強調(diào)試 驗和小規(guī)模教學,學生們經(jīng)常分小組完成試驗任務并撰寫論文。INPL非常重視基礎學科和應用技術的科研,每年都會發(fā)表1300 份學術論文,并有超過150份博士論文在實驗的基礎上完成。

在法國工程師大學的排名中,INPL(及其下屬的各學院)一直名列前茅,其中在《新觀察》(Nouvel Observateur)和《大學生活》(Vie Universitaire)于2003年聯(lián)合舉行的公眾排名調(diào)查中,INPL獲得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在“國際開放性”和“吸引力與活力”兩個單項中,也名列第一。

在師資方面,INPL擁有400名教師和430名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地處工業(yè)發(fā)達的洛林地區(qū)的INPL和各大企業(yè)、科研機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每年都會獲得500份研究合同。這不僅為學校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為畢業(yè)生就業(yè)鋪墊好了道路。在法國,工程師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前景是最樂觀的,第一年的平均工資一般在3.2萬到3.5萬歐元;而INPL的畢業(yè)生還會超過平均水平。在法國眾多的工程師大學中,INPL的綜合排名已經(jīng)位居第一,成為法國理工類教育當之無愧的驕傲。

在《新觀察》(Nouvel Observatour)和《大學生活》Vie Universitaire于2003年聯(lián)合舉行的公眾排名調(diào)查中,INPL獲得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在“國際開放性”和“吸引力與活力”兩個單項中,也名列第一。作為中國教育部認可的88所法國院校之一,INPL每年選拔少數(shù)中國理工類畢業(yè)生赴法深造,并免除所有學費。其中成績特別優(yōu)異者,還可以享受法國政府頒發(fā)的獎學金。

二、學科設置

計算機科學(含互聯(lián)網(wǎng)絡)、通信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電子工程、微電子技術、電氣工程、自動化、電機工程與電力系統(tǒng)、精密儀器儀表、材料科學(含金屬和非金屬)、礦業(yè)工程、生物工程與生物制藥、冶金、食品工程與營養(yǎng)學、釀造學、化學工程、精細化工、工業(yè)管理工程(含質量管理工程)、環(huán)境工程、資源環(huán)境與地球科學、建筑學、土木工程、紡織工程與紡織機械、應用物理、應用數(shù)學、生物學(生命科學)、地理學、化學、農(nóng)業(yè)種植、畜牧與獸醫(yī)學、農(nóng)產(chǎn)品及深加工。

三、學校歷史

1970年,法國政府立法成立3所國立理工學院,分別是南錫高等理工學院(INP Nancy)、圖盧茲高等理工學院(INP Toulouse)和格勒諾布爾高等理工學院(INP Grenoble)。依照此法令,南錫高等理工學院于1971年在南錫已有的5所學校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并于幾年后正式更名為洛林高等理工學院,INP Lorraine)。當時組成南錫高等理工學院的5所學校分別是:南錫化工學院(Institut Chimique de Nancy),成立于1887年,于1947年改為ENSIC; 創(chuàng)建于1892年的釀造與啤酒學院(Ecole de Brasserie et de Malterie),創(chuàng)建于1905年的乳制品學院(Ecole de Laiterie)和創(chuàng)建于1910年的農(nóng)學院(Ecole d’Agronomie),這三所學院1970年合并,成立ENSAIA; 創(chuàng)建于1900年的南錫電子學院,并于1905年并入了機械學部,于1947年改為ENSEM;應用地理學院(Institut de Géologie Appliquée),成立于1908年,于1947年改為ENSG;成立于1918年的冶金與礦業(yè)學院(Institut Métallurgique et Minier),于1947年改為EMN。

另外,提到洛林理工學院的歷史,我們還不能不提到另外幾件事情。1572年12月5日,在梵蒂岡教廷大力支持下,穆松大學(Université de Pont-à-Mousson)成立,并包含神學、哲學與藝術、法律、醫(yī)學四個學院。1768年,穆松大學遷往南錫。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使這所大學的 各個學院各自獨立,并形成了南錫這個大學城最初的高校分部格局。這種各所學校“諸侯割據(jù)”的狀況持續(xù)了相當一段時間,人們在談起各所學校規(guī)模浩大的實驗室 建設的時候,都認為這種重復投資是“空前的浪費”。1896年,一部關于大學的法令出臺,在保留原各個學院獨立權限的條件下進行了大范圍的合并。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南錫的院校進行了進一步合并。直到1971年,4所主要大學的局面最終形成,它們是INPL,南錫一大,南錫二大和梅茲大學。

四、學校介紹

洛林理工大學,嚴格的說不僅是一所“大學校”,而是由7所Grand Ecole和其他許多機構組成的大學聯(lián)盟。INPL下設的學院或分部包括:EEIGM 歐洲材料工程學院,ENSAIA 國立高等農(nóng)業(yè)與食品工程學院,ENSEM國立高等電子與機械學院,ENSG國立高等地理學院,ENSGSI國立高等工業(yè)工程學院,ENSIC國立高等化工學院,ENSMN國立南錫高等礦業(yè)學院,EAN南錫建筑學院。

她擁有7個相對獨立的二級學院(Grand Ecole)、1個建筑學院、1個預科部、25個先進的實驗室、1個專業(yè)培訓部和1個公用檔案中心。INPL共擁有4000名學生,其中1000名為博士生。除以上7個Ecole和1個建筑學院之外,INPL還有25個實驗室,其中許多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如法國國家計算機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等。

洛林國立高等理工學院(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ique de Lorraine,簡稱為INPL)由法國政府于1971年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另外兩所國立高等理工學院:圖盧茲高等理工學院(INP Toulouse)和格勒諾布爾高等理工學院(INP Grenoble)。今天的INPL已經(jīng)是法國工程師學院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她擁有7個相對獨立的二級學院(Grand Ecole)、1個建筑學院、1個預科部、25個先進的實驗室、1個專業(yè)培訓部和1個公用檔案中心。INPL共擁有4000名學生,其中1000名為博士生。在師資方面,INPL擁有400名教師和430名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地處工業(yè)發(fā)達的洛林地區(qū)的INPL和各大企業(yè)、科研機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每年都會獲得500份研究合同。這不僅為學校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為畢業(yè)生就業(yè)鋪墊好了道路。

在法國,工程師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前景是最樂觀的,第一年的平均工資一般在3.2萬到3.5萬歐元;而INPL的畢業(yè)生還會超過平均水平。在法國眾多的工程師大學中,INPL的綜合排名已經(jīng)位居第一,成為法國理工類教育當之無愧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