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華僑大學建筑學考研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及大綱公布,科目有英語一、思想政治理論、建筑學基礎、建筑設計(6小時快題),參考書建筑設計有2本,建筑學基礎有7本,請報考建筑學的考生注意,下面來看高頓小編的完整整理。
一、華僑大學建筑學考試科目
初試科目為: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55建筑學基礎④501建筑設計(6小時快題)
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為:理論綜合+設計快題(4小時);面試為:專業(yè)綜合知識
二、華僑大學建筑學參考書目
建筑設計(6小時快題)加建筑學基礎共計9本,分別是《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中國建筑史》(第七版)、《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華夏意匠》、《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以前)》(第四版)、《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第二版)、《現(xiàn)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建筑空間組合論》。詳細版本如下:
2023年華僑大學建筑學考研參考書目 |
501建筑設計(6小時快題) |
355建筑學基礎 |
1.《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張文忠主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
|
1.《中國建筑史》(第七版),潘谷西,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
2.《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天津大學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3.《華夏意匠》,李允鉌,天津大學出版社
4.《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以前)》(第四版),陳志華,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5.《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主編,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6.《現(xiàn)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弗蘭姆普敦著,張欽楠等譯,三聯(lián)書店
7.《建筑空間組合論》,彭一剛,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
|
|
三、華僑大學建筑學考研考試大綱
《建筑設計(6小時快題)》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60分鐘。
?。ǘ┐痤}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為建筑設計任務書及地形圖;答案必須繪制在A2白色不透明繪圖紙上(紙張由考生自行攜帶,至少3張,特殊考試用品屆時見準考證招生單位說明)。
(三)試卷內容結構
試卷內容為建筑設計任務書及地形圖。其中建筑設計任務書由項目背景,項目建設強度,項目建設內容,場地設計要求,圖紙表達要求五部分組成;地形圖由項目基地及環(huán)境、圖紙比例三部分組成。
?。ㄋ模┰嚲眍}型結構
1:作圖題(150分)
二、考查目標
課程考試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快速設計與快速表達的綜合能力,評價考生專業(yè)基本素養(yǎng)、專業(yè)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考查范圍涵蓋建筑設計課程及關聯(lián)輔助課程全部內容。
重點考查內容為
1:場地設計與總平面布局;
2:功能布局與空間秩序;
3:建筑形體與空間邏輯;
4:圖面表達能力。
《建筑學基礎》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ㄒ唬┰嚲頋M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ǘ┐痤}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ㄈ┰嚲韮热萁Y構
中國建筑史(33%),外國建筑史(33%),建筑原理(33%)。
?。ㄋ模┰嚲眍}型結構
中國建筑史
1.名詞解釋(30分),共5道;
2.簡答題(20分),共2道;
外國建筑史
3.名詞解釋(20分),共4道;
4.論述題(30分),共2道;
建筑原理
5.名詞解釋(20分),共4道;
6.論述題(30分),共2道;
二、考查目標
課程考試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對中外建筑史相關概念、建筑設計原理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理論思維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中國建筑史
1.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
中國古代建筑的多樣性;常見木構架的種類;單體建筑的特點;建筑群的組合方式、特點及成就;工官制度及匠師。
2.古代建筑發(fā)展概況
原始社會穴居、巢居及其發(fā)展序列;奴隸社會的歷史背景、建筑遺存及成就;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建筑遺存及成就。
3.住宅與聚落
中國古代住宅演變歷程及構筑類型;典型實例的歷史背景、布局特點、結構技術、裝飾風格及建筑成就。
4.宮殿、壇廟、陵墓
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發(fā)展階段,典型實例的設計方法和成就;壇廟建筑的發(fā)展概況、類型,典型實例的設計方法和成就;陵墓的組成與演變以及各朝代陵園布局,典型實例的設計方法和成就。
5.宗教建筑
佛教寺院、道教宮觀、清真寺、藏傳佛教寺廟的特征、設計方法和成就;中國佛塔的起源和類型;石窟、摩崖造像的起源、發(fā)展歷程和特點。
6.古代木構建筑的特征與詳部演變
中國古代各時期木構架建筑構件的特點;宋、清建筑技術做法及比較;臺基、踏道、欄桿、鋪地、大木作、小木作、墻壁、屋頂各部分的名稱、構造及詳部演變;色彩與裝飾的名稱、等級及運用。
第二部分外國建筑史
1.外國古代建筑史
自古希臘至古典主義建筑的西方建筑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及基本史實,了解建筑歷史的研究方法包括綜合地觀察和思考,辨證地比較及分析。
2.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
西方近現(xiàn)代復古主義建筑思潮,初期的新建筑的工藝美術運動、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草原式住宅,熟悉新藝術運動、維也納學派與分離派、芝加哥學派,現(xiàn)代建筑的高潮設計思想和典型作品。
3.當代建筑思潮與流派
掌握當代建筑思潮與流派,如后現(xiàn)代主義、解構主義、新理性主義、高技派、批判地域主義、建構文化等當代建筑思潮的建筑觀及代表作。
第三部分建筑原理
1.建筑設計基礎
建筑功能、功能分區(qū)、人流的組織與疏導;
建筑技術、建筑設備、經濟技術指標。
2.建筑空間綜合分析
建筑空間特性、建筑空間組合、建筑群體組織方式。
3.總體環(huán)境布局
場地設計原則、場地分區(qū)、道路系統(tǒng)、豎向設計等。
以上就是學姐為大家整理的【華僑大學2023建筑學考研考試科目參考書目及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與考研相關的信息,還可關注關注高頓考研官網,內含大量考研資料和信息,也提前預祝大家考研成功。
小編為2024考研的小伙伴們準備了豐富的學習資料,點擊下方藍色圖片即可獲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