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實踐打工有利還是有弊,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尤其是去暑期去電子廠去實習,是否可行呢?。。。

大學是學生時代和社會時代的過渡期,此時的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實踐,要將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都到生活中去,所以我們需要逐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何謂打工?打工是指通過對特定組織或個人付出體力和腦力勞動而獲得物質和精神回報的社會實踐活動。而衡量大學生打工利大弊大的標準在于打工對大學生的自身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促進還是阻礙。也就是說是否有利于大學生在其社會化進程中獨立人格的培養(yǎng)及自我創(chuàng)造價值的實現。下面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大學生打工利大于弊!誠然,很多同學有顧慮,會上當受騙,打工會影響學習,這些問題都客觀存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我們應該看主流,不能因噎廢食。我們大學生是步入成人的行列,我們無論家庭條件優(yōu)越與否,我們都渴望獨立,需要獨立,而獨立的首要問題是經濟獨立,打工可依然我們經濟獨立打工可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家庭條件稍微差點的同學,雖然高校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減免獎貸等,但自尊心讓大學生在同齡人面前羞于向組織身手,而希望自食其力,打工不正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嘛,用自己的手,掙自己的錢,上自己的學,走自己的路。我們可以看到歐美國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30356236家,那些小孩從小就注重培養(yǎng)獨立意識,他們很多人很早就開始學會去打工掙錢,所以思想上也相對會開放一些,反觀我們,很多在密罐中長大,經不得風雨,吃不得苦頭,受不了打擊。打工 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社會、融入社會,在社會中學會與人交流,學會堅強面對困難,學會 如何保護自己。如今,我國越來越強調素質教育,應試教育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我們.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嚴重脫節(jié),社會經驗少,思想膚淺,眼高手低現象極為普遍。打工無疑是大學生積累社會經驗提高動手能力的上佳途徑 打工可以減少大學生對社會的恐懼感,培養(yǎng)交際能力,陳安之曾說:成功的風雨知識加上人脈,而人脈占百分之70.知識又包括廣義和專業(yè).。 你在學校里面形成的人脈加上打工形成的人脈,那么這樣是不是對以后的工作會更有優(yōu)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