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推薦組合哪個好
雖然新高考模式“3+1+2打破了文理分科,以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就這一點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很人性化的一面,但在實際運行中,出現(xiàn)不少高考高分者滑檔的無奈。盡管第一次試行留下不少遺憾,但為以后的高考摸索出了很多寶貴經(jīng)驗,特別是“3+1+2”選科的4種組合,特別值得推薦。
新高考選科什么組合比較好
組合1:物理+化學+地理
有人覺得物理+化學+生理才是標配,確實如此。如果是學霸,這個組合當然是最佳,也是選擇人數(shù)最多的。如果把生物換成了地理,在賦分上很有可能存在優(yōu)勢,畢竟選擇地理的學霸明顯要比選擇生物的學霸少很多。當然地理也不是那么好學的。天南地北地理特性資源礦物氣候溫差等,需要很強的理解、分析、歸納、總結(jié)能力。
組合2:物理+生物+地理
物理和化學是學霸不一的選擇,這兩科湊在一起對他們來說很容易,可對非學霸來說,不僅難學,而且在高考填報志愿選專業(y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學霸因為高分優(yōu)勢,選的專業(yè)當然是好的,比如人工智能、計算機等。
物和地理是界于文理中間的學科,理科思維比物理化學要求低,考試大綱又比政治、歷史范圍小,考試答案又不如政治、歷史靈活多變。在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生物和地理的學生人數(shù)非常多。
組合3:物理+兩門文科
哪些學生選擇科目時困難?學霸肯定不可能,因為他們不管怎么選擇都能學好,只是偏理偏文要根據(jù)個人興趣愛好而已。學渣也不可能,因為不管如何選,反正就是學不好。倒是成績不上不下的中等生,只要選科合理,很有可能成為高考黑馬;否則,很有可能保不住現(xiàn)有的成績。
組合4:政治+歷史+地理
這種純文組合雖不被看好,因為專業(yè)選擇面窄,競爭大會被不少理科生搶占名額。因為理科很弱的學生太多,并且成績差的學生也大都選擇這個組合。如果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不想學物理,那么選擇這個純文組合,很可能賦分更高,說不定會成為高考場上的黑馬,順利沖進211、985大學。
新高考選科有什么原則
1、考慮好自己的興趣、能力、專業(yè)傾向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充分認識自身偏文科還是偏理科;
(2)興趣:根據(jù)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
(3)專業(yè)傾向:按目標專業(yè)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jù)專業(yè)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考慮未來自己想學什么專業(yè)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y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yè)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guān),現(xiàn)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yè)。
選科并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yè)時,是有專業(yè)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yè)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 門科目要求、有2 門科目要求、有1 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