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普高營山縣小橋中學普高招生錄取分數(shù)線

初三成績理想的學生都會通過讀普高,考大學。結束了9年義務教育,然后再進入高中學校學習三年,最終進大學里面深造。那么想要讀普高的同學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意向高中學校吧。

?

初三成績理想的學生都會通過讀普高,考大學。結束了9年義務教育,然后再進入高中學校學習三年,最終進大學里面深造。那么想要讀普高的同學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意向高中學校吧。

營山普高營山縣小橋中學普高招生錄取分數(shù)線由于今年該學校的普高分數(shù)線暫時沒有公布,同學們及家長們均可以參考去年的普高錄取分數(shù)線。后續(xù)為大家補充今年的各地普通高中學校的分數(shù)線,請大家持續(xù)關注職校通網(wǎng)站,待中考結束后,普高分數(shù)線公布,再補全今年的普高分數(shù)線。

四川省營山小橋中學校始建于1956年10月5日。原名營山縣第一初級中學校。開辦初。辦有教學班6個。學制3年。招收初中新生300余人。教職工20多人。校園占地80畝。校舍以磚木主體蔑頂青瓦一房的“蘇式”建筑為主。兼有茅房點綴其間。周增輝任第一屆副校長主持工作。1959至1965年。李志能任第二屆副校長主持工作。有教學班15個。在校生750余人。1960年開始招收高中新生。1961至1965年。高、初中畢業(yè)升學率排名全省第6名。被列為四川省12所農(nóng)村重點中學之一。

沒有必要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只需要用真實的內心來感受生活。無論命運賦予了你什么,都不要低下高貴的頭顱,唯一要做的就是迎著陽光向前走。讓夢想指引前進的腳步,讓勇氣鼓起破浪的風帆,讓自信贏得好運的青睞,讓拼搏換取成功的喜悅!

1966至1976年。小橋中學倍受“文革”沖擊而成為重災區(qū)。先后由革委會主任王定國、李建基、楊淑芳、馮子成等主持工作。其間校園面積減小到40余畝。高初中學制均改為兩年。有教學班12個。在校生600余人。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學校工作步入正軌。劉永康擔任校長。1984年學校由初級中學升格為高完中。更名為“四川省營山小橋中學?!?。學制恢復為3年。1984至1995年。先后由王本常、毛厚學、徐高明擔任校長。有教職工60余人。高中班9個。初中班5個。在校生706人。

小橋中學從1966年到1995年近30年間。由于受“文革”沖擊。領導班子變動頻繁等因素。造成學校治校方案缺乏連續(xù)性。導致辦學效益低。校容校貌陳舊。教室宿舍破爛。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全縣之末。

1995年縣委、縣政府對小橋中學領導進行了調整。明確李國清任小橋中學黨支書兼校長。李國清到任后。首先明確了學校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并從實際出發(fā)提出了新的辦學思路:一年一個樣。三年變小樣。五年變大樣。集思廣益制定了“立足校情。協(xié)力同心。勵精圖治。逐年推進”新的辦學策略;以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狠抓了學校硬件和軟件建設。把小橋中學的發(fā)展推入了快車道。其次建立健全了黨政群團組織機構。以文、理科教研組為基礎設立黨小組。不斷發(fā)展壯大黨員隊伍。充分發(fā)揮了支部的核心堡壘作用。大膽選拔任用中層干部。先后為政教處、教導處、后勤處、教科室、辦公室、工會、團委、保衛(wèi)科等門配備了正副主任、書記等職。做到了政令暢通。上下保持一致。第三制定完善了職代會暫行辦法。學校經(jīng)費審查、建房質量監(jiān)督。教師職稱考評方案等管理制度。切實保障了廣大教職工建言獻策。依法治校的民主權利。

學校政教處、團委會堅持抓德育。強化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意識。用“四品”、“三文明”標準育人。推行班風“星級”管理和“愛心工程”。辦好業(yè)余黨校和業(yè)余團校。倡導學生自律、自治。促進了校風校貌的轉變。教導處、教科室堅持抓智育。強化教學質量的競爭意識。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要求全體教師在“自我完善、自我加壓”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更新”。不斷完善名優(yōu)教師、特色教師“培養(yǎng)”計劃。強化科研興校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承擔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任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教改新路子。大膽改革過去單一的“學科教研”為多層次的“班級(年級)教研”。并日趨完善。使之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這一教改成果已在全縣推廣。與此同時。走出去學習江蘇洋思的辦學經(jīng)驗。引進成都七中網(wǎng)校的教學模式。為提高小橋中學的辦學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教風學風的轉變。后勤處、保衛(wèi)科堅持抓管理。強化育人環(huán)境的服務意識。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在財政沒有投入的情況下。采取招商引資。多方籌資等途徑。狠抓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工程。擴大了辦學規(guī)模。提升了學校品位。

#p#分頁標題#e#

十多年來。全校上下團結一致。與時俱進。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實現(xiàn)了小橋中學前所未有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共同描繪出嶄新的宏偉藍圖——整齊化一。窗明幾凈的教學大樓、科技大樓、學生公寓、教工宿舍拔地而起;標準的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全新裝備;較為規(guī)范的多功能的田徑運動場。球類運動場投入使用;縱橫交錯的校園道路。平整有序的花園苗圃形成網(wǎng)絡;價值數(shù)百萬元的教學儀器。實驗藥品、教學藏書一應俱全;校園的面積已擴大到80畝。固定資產(chǎn)達1500余萬元。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教學質量的攀升。來校就讀的學生不斷增多。2004年秋季入學人數(shù)已達3200人。是1995年以前在校人數(shù)的4.5倍。經(jīng)過這10年的奮力拼搏。辛勤耕耘。終于實現(xiàn)了“讓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的初衷。小橋中學先后被命名為“南充市示范高中”、“四川省校風示范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四川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示范?!?、“四川省綠化示范?!薄ⅰ八拇ㄊ⌒l(wèi)生先進單位”、“四川省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黨支書、校長李國清被授予“南充市十佳校長”、“四川省優(yōu)秀教師”等稱號。

2010年。李國清同志調入營山中學任校長。陳明祥同志任小橋中學校長。在新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在繼續(xù)秉承小中精神。進一步拓展學校生存與發(fā)展空間的基礎上。學校正以昂揚的姿態(tài)打造新的品牌!

初中畢業(yè)讀高中再到大學,這是一條比較正規(guī)的升學途徑。想要讀高中的學生應該了解清楚高中學校的基本信息,想要報高中的學生也可以持續(xù)關注高中學校的招生錄取情況以及分數(sh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