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全口牙的三大經(jīng)驗
全口義齒余留2―3顆牙應拔除,否則合力不均,容易產(chǎn)生牙槽骨吸收,當然如果使用磁性附著體等,另當別論。選前牙,在椅旁操作比較好,顏色形態(tài)都可以根據(jù)面型及面色選擇。
選后牙,要看患者的牙槽脊條件:
1.選0度型牙,即無解剖型假牙,該牙牙尖斜度為0,僅有外展隙,食物溢出溝
2.條件一般的,選半解剖型牙,牙尖斜度約為20度
3.條件豐滿的,選解剖型牙,牙尖斜度約為30度牙槽脊低平著,選擇0度牙,并減小頰舌頸,牙槽脊高而寬,可選解剖型牙,一般選半解剖型牙時居多。覆頜覆蓋大,可選小一號的牙,否則下牙不易排上。排牙過于偏向唇頰側易使義齒向舌側脫位,過于偏向舌側易使義齒向唇頰側脫位。
一般無牙頜患者,舌體易增大,去蠟記錄時,下合舌側易薄?;械讘院?,使頰舌肌用力部位在基托中部,增加固位。粘膜薄時,皮質(zhì)骨承擔外力大,易引起壓痛,或骨吸收,應緩沖。新義齒戴入后就位不好,可做全面重襯。新義齒戴入數(shù)月后,可做邊緣重襯。舊義齒半年或一年應定期重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