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風絮
高考滿分作文:風絮
高分作文肯定不是臨場訓練出來的,而是平時修煉出來的。它需要你平時多閱讀,多觀察,多積累,提升我們的境界,錘煉我們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獨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見影。我愛搜學招生網(wǎng)整理了高考滿分作文:風絮(3篇),一起看看吧。
1.高考滿分作文:風絮(篇一)
風絮
斟酌良久,還是寫下了“風絮”這個名字。
“風絮”取自“一川,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開始時并非有什么特別的寓意,只因它與我心中所念相符。
一川茫茫,滿城飄揚的風絮,梅子黃時瀟瀟暮雨。這些情景只要是一想,便令人神往。況且,我從很小時候起,便有一個江南夢。
我希望自己生在江南。
在梅雨時節(jié),撐著油紙傘或扛著一根扁擔,在傘下或在雨中,緩步行走,不去管人事嘈雜,也不去管世事沉浮,就只在雨中,走我的路。
怪不得人說在江南生活久了,壯志和傲骨都會被慢慢消磨;也怪不得南宋會偏安于此,不圖霸業(yè)。習慣了江南的和風細雨,又怎能奢望他們再回到北方的沙場,去見那腥風血雨呢?
但我心中的江南,跟這些也是有不同的。
江南應是一位溫婉卻有風骨的女子,雖然表面弱不禁風,但面對強敵,也絕不屈服;江南應是一種綿遠悠長的力量,雖做不成最硬的脊梁,但卻能是筋脈,貫穿于整個身軀。
這樣的江南才是我的江南。而且江南那么多河流,村莊也多臨水而立,或直接建在水上,這樣的情景也是我向往的。
似乎扯遠了。但我知道,我的“風絮”便是我心中江南的風骨和精神。柳絮隨風飄揚,看似無依無靠,但實則是借風力傳種,將苦難化為力量,用危機制造契機。你要滅我,好,但我非但不會如你愿,反而要生生不息,鋪天蓋地。我知道,這是柳絮對風說過的話。江南也是如此。清末*,八股取士,思想界萬馬齊喑。但眾所周知,自古江南文人最多。于是江南文人被生生逼出了反骨。你不讓我寫,好,但我非但不會如你愿,反而要寫的更多,更尖銳。我也知道,這是江南文人心里暗暗下的誓。
我的“風絮”也要如此。寫我心中所想,但決不無病呻吟;念我心中所念,但決不“為賦新詞強說愁”?;蛟S它不夠詩情不夠美麗,但一定真實。我只愿這集“風絮”,在若干年后被我重新翻起時,不會使那時的我因它的矯情虛偽感到羞愧,而是能夠讓若干年后的我會心一笑,而后說:“哦,原來那時的我,是這樣啊?!?/p>
我的一川,我的滿城風絮,我的梅子黃時的瀟瀟江南雨。(指導老師:包明燦)
2.高考滿分作文:風絮(篇二)
茶語人生
冬日午后,我慵懶地坐在書桌旁,手捧一壺香茗,細細品味。陽光悠然地灑在身上,小河轉了個彎,靜靜地流淌。信手翻開了日記--這個陪伴著我走進青春的朋友,它已記錄了太多太多……
走在人生的路上,我腳步匆匆。漸漸地,我淡忘了一切,忘記了欣賞沿途的美麗,忘記了昨日嬉戲打鬧的場景,忘記了放學時夕陽的余暉灑在臉上的愜意,忘記了母親在門前焦急的等待,忘記了星空下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但每當我翻開日記時,往日的一幕幕又浮現(xiàn)在眼前。是啊,我的日記記錄下了我昨日的歡笑、憂愁、興奮或迷惘……
茶語人生,便是我日記的名字。它太重太重,記錄著我的一切,需要去慢慢品讀,品讀它的點點滴滴,品讀它的喜怒哀樂。它的第一頁是幾行歪歪扭扭的漢字:“今天媽媽背了我,長大以后我一定天天背媽媽?!鳖D時,我思緒飛揚……
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后,媽媽在前面走著,腳步匆匆,而我則在后面有力無力的走著,最后干脆坐在地上不想走了。這時媽媽則轉過身來將我背起。那時小河里的水在夕陽的照耀下泛起片片銀光,水鳥站在水面上似乎在享受這里的一切。那個時侯媽媽對我說:“現(xiàn)在媽媽背你,等你長大了也能背媽媽嗎?”“能,一定能,”我瞪大了眼睛說,“以后我一定天天背媽媽?!毕氲竭@兒,不覺間我的眼眶已漸漸濕潤……**時光的茶語與成長的烙印**
歲月如流水般消逝,如今的我已踏入高中的殿堂。昔日那無憂無慮的純真笑容已然遠去,臉龐上增添了幾分疲憊與淡淡的憂傷。我的情感依托是《人生茶語》,它詳細記錄著我高中歲月里的每一份感動和成長。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它如同一個忠實的伴侶,不慌不忙地跟隨著我。
手中托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眼前是攤開的日記本,我細細品味著消逝的時光。那些錯過的美好瞬間、那個純真年代里發(fā)生的純真事情,都成為了茶語人生的珍貴注腳。有時,我手持一束花折傘,佇立在湖畔,細雨如絲,匯入湖面。在這樣的時刻翻開《人生茶語》,記錄下這稍縱即逝的瞬間。日后翻閱時,這些記憶將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秋風起時,落葉紛飛,天空漸染,孤雁南飛。在這青春的旅途中,我跌跌撞撞,但從不孤單、不退縮。因為我有《人生茶語》陪伴成長,它給予我力量。
**回憶中的墻與枇杷樹的故事**
童年時在外婆家的日子里,我總會盯著從院墻那邊伸過來的蔥翠葉片出神。那是一根樹枝伸進了外婆家的庭院,渲染了整個庭院的綠意。我曾渴望翻過墻去探索那邊的風景,但外婆總是阻止我,輕聲嘆息著講述那戶人家的故事。
后來我得知,那戶人家與外婆家原本共享一個院子,院子里有一口井屬于那戶人家。雖然各家都有自來水,但那戶人家卻砌起了一堵墻,將兩家人隔開。那根樹枝卻全然不顧主人的意愿,大咧咧地伸到了外婆家這邊,讓我們也能分享到綠意。一天午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樹枝上還結著幾個枇杷果。
一天,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出現(xiàn)在墻頭,他是那戶人家的孩子。他向我展示了他手中的枇杷樹果實和美妙的音樂。他遞給我耳機讓我聽歌的同時也引起了我對墻那邊風景的好奇心。我們開始在墻上交流、分享。音樂如風一般掠過樹梢、穿過心扉、消融了心中的隔閡。在靜謐的午后陽光下我們共享了美好的時光與自然的饋贈。
隨著時間流逝枇杷樹漸漸熟透了我和他一起分享了甜美的果實我們彼此間的友誼也在無形中逐漸加深
如今每當我回想起這段經(jīng)歷心中都充滿了溫暖與感激那堵心中的墻早已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友誼與分享的喜悅而那棵枇杷樹也成為了我們之間美好回憶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