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水利電力學校辦學簡介
四川省綿陽水利電力學校的前身是1939年創(chuàng)設的“國立遂寧高級農業(yè)學校”,校址在遂寧城東旗山書院,開設農學、桑蠶兩科。
1964年,四川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成立“綿陽水利電力學校”,校址設在綿陽縣永興鎮(zhèn)(原國立六中校址)。開設農村電氣化、機電排灌兩專業(yè)。
新世紀、新觀念,學校師生以全新的辦學思想、科學的發(fā)展理念,建設學校的文化,發(fā)展學校的文明,打造名校的品牌,創(chuàng)造出水電校發(fā)展史上新的輝煌。構建了學校中專、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脫產、函授;職前、職后等多層次、多形式、多學科、跨行業(yè)、跨區(qū)域辦學的立體教育構架。榮獲省級校風示范學校、省部級重點中專、文明單位、四好班子、先進黨委等榮譽。這使水電校人積淀的“進取”精神更為厚重、更為彩烈、更為輝煌。
有教職工300人,專任教師22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的36人,碩士學位15人,博士學歷3人,講師66人,本科學歷188人,雙師型教師101人,結合理論、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辦學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學校實驗中心,專責從事學校各教學班的教學實驗工作。擁有:水力學、建筑材料、工程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水電站模型、電工、電子、電機、調速技術、變流技術、接口技術、電氣技術、單片機、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電器運行、自動檢測、機械工學、計算機硬件裝置、普通物理、精細化工、化學等24個符合國家標準的實驗室。擁有先進的三軸剪切儀、全站儀、成圖組合設備、電子、電工、電氣專用實驗臺、液壓傳動等設備,能承擔水利、建筑、機電、電力、電子、計算機、電機等學科領域的百多個實驗項目。我校所開設的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電廠及變電站電氣運行、電子技術、機電、計算機應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等主干專業(yè)的實驗項目開設均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100%。
學校有建筑面積5500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500多萬元,體育運動場有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場和百米跑道、沙坑、跳高等基礎運動設施,各類體育運動設備、器械、器材100多個,總價值約800多萬元。學校的藝體訓練中心由藝術體育和健身訓練兩大部分構成,藝術體育場主要用于訓練學生形體、舞蹈和學校藝術體操隊;健身訓練場主要用于學生健身訓練,有各類健身訓練設備30多臺。
學校圖書館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主要有藏書庫、借閱室、編目室、資料室、閱覽室、教師資料室等部分組成,圖書館藏書共計7萬余冊,有各類期刊雜志150多種,每個教學班訂閱有《綿陽日報》、《綿陽水電?!返葓罂麄髻Y料。學校電子閱覽室有計算機100余臺,有電子圖書4萬余冊。
學校計算機中心500多臺計算機,構成了學校局域網,并用10兆光纖與Internet網相聯(lián),在網絡上均可查閱學校相關資料和信息。2002年,學校計算機中心成功地舉辦了四川省首屆計算機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綿陽賽區(qū)的比賽工作,受到了四川省教育廳、勞動廳;綿陽市教育局、勞動局的好評。
學校擁有高配置高規(guī)格的微機室6個、多媒體教室4個、1個多功能多媒體制作室、1個多媒體專業(yè)教室。有多媒體電腦、投影儀、VCD、CAI課件制作設備,電影放映機、幻燈機、功放音響以及教學錄像帶、光盤、課件和模型。信息中心形成了覆蓋全校的閉路電視網,每個教室均配有電視機。
校園網站具備新聞發(fā)布、電子公告、信息交流、電子郵件、網絡考試等多種功能。
綿陽水電校電視臺,是學校內部的校園電視臺,可同時在局內播放三套節(jié)目,擁有較先進的攝、錄、編設備,每周采編校園新聞,播放綿陽水電校新聞,自編自導的節(jié)目多為學生參與、主持,這給學生施展藝術、攝影等才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作平臺,電視臺設有校園新聞、點歌臺、成才校友、教學生活拾趣、生活常識、衛(wèi)生健康等專題欄目,為學校的思想、政治建設、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進作用。并先后制作了《發(fā)展中的綿陽水電校》、《欣欣向榮的綿陽水電校》《立業(yè)四十年輝煌兩世紀》等專題片,并向綿陽市電視臺《新聞》、《教育》等專題欄目推薦,可現(xiàn)場直播校園文藝晚會、體育運動會和電視會議,為學校的形象宣傳和品牌提升做出了貢獻。
技能訓練中心負責從事學生技能訓練、對外培訓、鑒定技術等級和承接來件加工等工作。擁有的主要技能實訓設備共有100余臺(套);有各類工具300余個,總價值約787萬元。2003年,擴大技能中心規(guī)模,又投資50多萬元建設了符合標準的技能訓練場,增加了技能訓練項目,保證了學校各專業(yè)學生都能在其中練就一技之長。
#p#分頁標題#e#學校的技能訓練中可承擔電工、電子、機電、家電維修、水利工程施工和維護、工程測量、水工閘門運行,建筑施工等門類的各工種培訓和中、高級技能等級鑒定工作,同時可承接機械零件來料加工等對外業(yè)務。
學校技能中心是綿陽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批準的國家技能鑒定站,有54位教師被獲準為技能鑒定師。2003年先后承擔了市人事局、市勞動局組織的渠道維護中、高級技工;水工閘門運行中、高級技工;電工中、高級技工的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
學校技能中心的建立,使我校“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yè)技術教育走上了高規(guī)格、高標準的運行軌道,使“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能力培養(yǎng)得到了實現(xiàn)。近幾年,學校根據用人單位提出的錄用學生的能力要求,在安置學生到就業(yè)單位之前,均按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行專門訓練、專門教學,使學生到崗就能適應就業(yè)崗位的一些特殊能力要求,這種做法,深受學生、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校各專業(yè)均有固定的實習基地,骨干專業(yè)還是多個實習基地。水利工程類專業(yè)有:武都引水工程、沉抗水庫、人民渠七期工程等十余個;電力類專業(yè)有:三臺永安電廠、文峰電航工程、北川苦竹縣電廠、江油石龍嘴電廠等十余個;建筑類專業(yè)有:東辰建筑公司、尚高建設集團等建筑企業(yè)的建設工地;機電類專業(yè)有:綿陽電控設備廠、新華內燃機廠;電子類專業(yè)有:湖山音響集團所屬工廠;計算機類專業(yè)有:博泰科技公司網絡工程部、深藍網絡建設公司、綿陽水電校校園局域網等。大多實習基地均有較完善的教學、生活設備,保證了實習教學的正常運作。
各實習基地,均派有經驗的、有技術水平的,中、高級工程師為學生實習作指導教師,他們把實際生產中的技術、技巧親手傳授給學生,學生從他們手中學到了最直接、最實用的技術,實現(xiàn)了“能力為本”的實習目的。
校名:四川省綿陽水利電力學校地 址:綿陽市高新區(qū)永興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