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名大學有哪些,2024世界高校排行榜
當?shù)貢r間5月15日,世界大學排名中心(The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CWUR)發(fā)布2023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世界第44名)、北京大學(世界第49名),雙雙躋身世界前50名。
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心評估了全球約2萬所大學,并發(fā)布了世界前2000名(全球前10%)的大學排名。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位居前三,均來自美國。世界前10的大學,美國占了8所,英國占2所。其他進入世界前10的大學分別是: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第4、5名)和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耶魯大學(位列6-10名)。此外,加州理工學院再次被擠出世界前10名,位居世界第11名。
中國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其中,浙大和復旦上升明顯,均提升了超過10個位次,復旦大學還是首次躋身世界前100名,但臺灣大學則跌出了世界前100名。世界大學排名前百名(TOP100)榜單見文末。
在今年的排名中,中國共347所(去年為331所,前年為312所)入圍世界前2000,數(shù)量首次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包括內(nèi)地高校305(含中共中央黨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長江商學院),較去年增加16所;中國香港今年依舊上榜7所;中國澳門2所,也沒有變化;中國臺灣也還是33所:所以,今年比去年增加16所,全部來自中國內(nèi)地。
美國高校數(shù)量首次居第二,有332所(前年為335所,前年為347所)大學上榜,但是世界前10名的高校,美國占了8所;世界前20名的高校,美國占了16所;世界前30名的高校,美國占了20所。
日本則以114所上榜高校,數(shù)量位居第三(去年為118所,前年為124所),但日本的東京大學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大學,位居世界第12名;京都大學也位列亞洲第二,世界第27名.
英國較去年減少1所,以93所列第四;其中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位列世界前5名,倫敦大學學院排名世界第19名:3所大學進入前20名,數(shù)量僅次于美國;
其他上榜高校數(shù)較多的國家還有法國76所(較去年減少1所),德國69所(與去年持平),意大利66所(與去年持平),印度64所(與去年持平);
以及土耳其56所(較去年增加1所),韓國55所(首爾國立大學位居亞洲第三,世界第31名,但上榜高校數(shù)量較去年減少2所),巴西54所(較去年減少2所),西班牙52所(與去年持平),俄羅斯43所(較去年增加1所),伊朗41所(較去年增加1所),加拿大40所(較去年減少2所),波蘭40所(與去年持平),澳大利亞39所(與去年持平)。
中國內(nèi)地高校排名均有所提升,清華大學從47名上升到了44名,提升了3名;北京大學則從51名上升到49名,提升了2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則從63名上升到55名,提升了8名;上海交通大學從80名上升到74名,提升了6名;浙江大學則從97名上升到85名,提升了12名;復旦大學則從102名上升到89名,提升了13名。
進入世界前200名的20內(nèi)地大學高校名次也有明顯提升,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提升了9個位次,以下簡寫成“上升”、“下降”)、中山大學(上升7)、華中科技大學(上升10)、南京大學(上升7)、西安交通大學(上升17)、武漢大學(上升13)、天津大學(上升19)、廈門大學(上升18)、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上升11)、山東大學(上升15)、四川大學(上升15)、同濟大學(上升19)。
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入榜的高校排名也均有提升,分別是:香港大學(上升5)、香港中文大學(上升4)、香港科技大學(上升1)、香港城市大學(上升4)、香港理工大學(上升8)、香港浸會大學(上升1)、香港教育大學(上升38),以及,澳門大學(上升35)、澳門科技大學(上升83)。
但是中國臺灣高校排名總體均有所下滑(僅有中國醫(yī)藥大學、高雄醫(yī)科大學排名有所提升),其中多次在該排名位居中國(含中國內(nèi)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大學榜首的臺灣大學,較去年再次下降了6名,位居世界第102名。中國臺灣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臺灣大學(下降6)、臺灣陽明交通大學(下降7)、臺灣成功大學(下降13)、臺灣清華大學(下降8)、中國醫(yī)學大學(上升21)、長庚大學(下降11)、臺灣中央大學(下降35)、臺北醫(yī)學大學(下降15)、臺灣中興大學(下降15)和高雄醫(yī)科大學(上升9)。
進入該榜單的中國高校排名如下: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發(fā)布的排名主要依據(jù)4個大項,7個小項對高校進行考察,分別為:
1、教育質(zhì)量,即辦學規(guī)模和獲獎情況(占比25%);
2、畢業(yè)生就業(yè)質(zhì)量(25%);
3、師資質(zhì)量,即獲得重大國際學術獎項的學者人數(shù)(10%);
4、學術研究(40%),包括:
i)研究論文總數(shù)(10%),
ii)頂級期刊的論文數(shù)(10%),
iii)高影響力期刊的論文數(shù)(10%), 以及
iv)高被引論文數(shù)(10%)。
總部位于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心從2012年開始編制全球大學排名。該中心表示,CWUR世界大學排名是全球唯一不依賴于問卷調(diào)查和學校提交的數(shù)據(jù)進行評判的全球高校學術排名。2023 CWUR世界前100名(TOP100)的大學排名如下: